亚述学的诞生:探寻古代文明的密码

  • 浏览:403
  • 来源:留学助手

亚述学的诞生:探寻古代文明的密码

亚述学的诞生:探寻古代文明的密码

自古以来,人类对未知文明的探寻从未停止。在19世纪初,一门新兴的学科——亚述学诞生了,它以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明为核心,为后世揭示了这片神秘土地的丰富历史与文化遗产。本文将追溯亚述学的诞生过程,探讨这一学科如何逐渐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亚述学的诞生离不开一系列勇敢的探险家和学者的努力。早在1761年至1767年间,丹麦数学家卡斯滕·尼布尔就在波斯波利斯抄写了楔形文字,并对尼尼微进行了素描。随后,法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安德烈·米肖在巴格达附近发现了一块铭刻的边界石,这些发现为亚述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美索不达米亚的第一个已知考古发掘是由巴格达教皇牧师阿贝·博尚领导的,他发掘了现在被称为“巴比伦狮子”的雕塑。阿尚·波尚的旅行回忆录于1790年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这些早期的探险和发掘使人们开始关注中东地区的古代文明,激发了更多学者对亚述学的研究兴趣。

1811年,英国人克劳迪乌斯·詹姆斯·里奇成为巴格达东印度公司的居民,他开始对巴比伦和尼尼微的遗迹进行检查和绘制。里奇收集了许多铭刻的砖、碑、边界石和圆柱,其中包括著名的尼布甲尼兹·埃扎尔圆柱和辛那赫里布圆柱,这些收藏品构成了大英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古物收藏的核心。在他34岁那年过早去世之前,里奇在巴比伦的废墟上写下了两本回忆录,并在其中发现了铭文。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标志着亚述学的诞生和相关的楔形文字研究。

然而,亚述学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早期的亚述学研究中,学者们必须克服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破译在美索不达米亚遗址上发现的楔形文字。这些三角形标记在1700年被托马斯·海德首次提及,但直到19世纪初,学者们才真正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亚述学的诞生离不开两位杰出的学者:罗林森和欧佩特。他们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楔形文字,并成功破译了部分铭文。1846年,罗林森宣布破译了巴比伦国王纳拉姆辛的铭文,这一成果被认为是亚述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楔形文字的研究中,亚述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亚述学的诞生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代文明,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今,亚述学已经成为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分支,为人类了解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亚述学的诞生是人类对古代文明探寻的重要成果。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片曾经繁荣的土地,了解那些早已消失的文明。随着亚述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神秘的古代文明被揭开面纱,为人类历史增添新的篇章。